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由我们苏州医工所党委精心组织的井冈山培训班。在火车和汽车上连续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此时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憧憬全都变得不再重要,让我惊诧的是这个“燎原星火”、这个“红色圣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绿,曲折的盘山公路将我们引入这层峦迭嶂的井冈山。
清早的第一项活动,便是开班典礼,在开班仪式上,我们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纪律性,更进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去体验、去感悟。在朴实简短的开班仪式过后,我们听取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跟随着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起重温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历程、井冈山的历史贡献以及井冈山精神的内涵,让我们明晰了这段历史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在全党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革命气魄,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下午,我们换上了红军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并真诚的鞠躬,这里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一切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听了现场老师的讲解,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数不清的热血青年、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跟随部队来到了这里、战斗在这里,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牺牲在了这里,在那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中,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牺牲了四万八千多名烈士,而其中有名有姓的仅有15744人。正是这些人的奋斗与牺牲,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了后来的燎原之势,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的几日,我们仍然身着红军军装,头戴八角红军帽,走过黄洋界哨口、朱毛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圣地,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出现在眼前,红米饭、南瓜汤、毛主席的读书石、朱德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打造农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通过这些真实的景物和传奇的故事,我的心灵真的被震撼、被感动,感慨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激动但又悲喜交加,对革命先烈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对我们党曲折的成长历程,除了敬仰还是敬仰。就这样,在敬畏和敬仰的感受当中,我们结束了此次红色之旅。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学院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教学、音像教学等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让我明白了,正是这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奋斗,使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上点燃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更是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通过这次井冈山培训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得到升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我要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正如习主席说的那样,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