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杨杰
井冈山,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熟悉而又亲切的地名。在我的印象中,井冈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朱老总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是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2018年6月13日至2018年6月16日,我有幸作为综合处-人事处-资财处联合党支部的一员参与了我所党委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骨干井冈山培训。
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五百里井冈山,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沉甸甸的的历史。这次四天的井冈山之行,我们沿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追忆那两年零四个月的光辉岁月。我们不仅聆听了专家关于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井冈山精神的精彩报告、讲解,还参加了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的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和访谈教学。在为期四天的培训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到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博物馆、毛泽东故居、黄洋界哨口、小井红角医院、小井烈士墓等等革命历史遗迹进行参观,并现场聆听专家老师们结合历史遗迹所做的精彩讲解;重走了朱毛挑粮小道,体会革命创业的艰辛与豪情;与袁文才、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互动,近距离接触、感受老一辈革命者的感人事迹。
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人物、事迹很多,但这里最想说的,是一位巾帼英雄,曾志同志。这次井冈山之行前,我只是知道她曾担任过中组部副部长,具体事迹并不甚了解。培训第三天上午,参观完小井红军烈士墓之后,带班老师把我们带到旁边山林的一处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个小小的墓碑,上面写着“曾志墓”。完全没想到曾经的中组部副部长,就这样低调、安静的葬在这里,如果没有人指点,你绝不会发现井冈山曾志墓,墓碑太小了,隐藏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旁的山林中,静静地陪伴着她的战友。
下午的访谈教学中,红色学院方面更是请到了曾志之孙,石金龙老师来讲述她的事迹。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3个小孩或忍痛送人或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被迫卖掉,我不敢想象母亲离开孩子的痛苦,但曾志却这样做了,因为她不仅是母亲,更是一位红军战士,她还要踏上征程。解放后,石金龙的父亲,曾志的大儿子石来发来北京找到她,想让组织解决非农户口问题,但她当场拒绝了,并说到:“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了,我的儿子怎么就不能在农村种地呢?”我也无法理解几十年后母子重逢,当孩子提出解决商品粮这样一件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的小事时,她拒绝的勇气。但转瞬间,我又突然理解了,理解了曾志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要坚守党的原则。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在曾志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光芒。
这次井冈山之行,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信仰,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围绕中心促产出、服务大局谋发展”,为我所“强实力、重产出”的工作目标保驾护航,为我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