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科学家、企业家倍感振奋,为苏州着力发展创新集群叫好

作者: 时间:2022-01-06
科学家、企业家倍感振奋,为苏州着力发展创新集群叫好——
“在会场,有种坐不住的感觉”
 
《苏州日报》2022年01月06日 A02版

  □苏报记者 张晓亮 张 帅

  昨天,“新年第一会”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召开。“十四五”期间,苏州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这次大会召开很及时,让我们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大会推出很多政策举措,释放很多信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大会传递出新的“冲锋号”,让与会科学家、企业家倍感振奋。

  加速跨越 在新赛道实现更大发展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锦江说,近年来,苏州医工所在数字医疗领域系统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方向的研究;强化创新引领,努力解决我国医疗装备领域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今后苏州医工所将继续抢抓机遇,在产业集聚、产业孵化等方面实现更大发展。

  “苏州拿出1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气魄大,非常令人振奋。”苏州康乃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总裁潘武宾说,新药研发需10年至15年长期过程,涉及不同学科专业交叉,需要各环节共同开发创造价值,包括服务外包、金融、法律事务等,只靠一家企业去对接会很艰难,需要整个创新生态的营造。“这次大会出台不少政策举措,我们将好好学习、深入挖掘。在创新平台方面,企业将打造重点实验室,不断提升新药研发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从企业运营到商务沟通,数字经济在疫情下已释放强大能量,企业还将推动数字经济赋能研发环节,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紧密联动 打造全球创新的策源地

  “苏州在创新发展的氛围营造方面,一直做得很好。以先进材料领域为代表的产业研发平台、队伍,创新区域性文化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宏杰说,研究院着力于打通材料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已初步建成材料分析表征、材料大数据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项目经理制”在材料相关领域建设25家专业研究所,在团队建设方面,人员总规模已达1600余人。

  罗宏杰说,将继续坚持市场、技术双驱动,按照市场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多学科领域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组建技术研发性企业,努力将实验室技术源源不断地打造成下游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为苏州打造材料创新创业高地贡献更大力量。

  他表示:“绝不关门搞科研,我们将加强沪苏协同创新,集聚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的创新资源,努力将苏州打造成全球材料创新的策源地。”

  时不我待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次大会发布的政策,对苏州企业既是一种号召,也是一种鞭策。我坐在会场,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勉说,“我们公司的愿景是为信息与能量传输提供高效能半导体,让智能世界自由互联。我想,公司只有投入更多的人、财、物,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创新,才能化压力为动力。”

  创立于2011年的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国开展了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及模块的研发与商业化,具备了在氮化镓芯片技术、规模生产、稳定运营等多维度的核心竞争力。任勉认为,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政府层面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非常重要,对于未来的发展,财政资金发挥引导和撬动作用,动员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半导体的产业发展中来,更大力度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苏州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们公司的车载扬声器在全球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12.64%,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这次大会,我感到要加快与中科院合作,在声学领域把创新做得更好。”走出会场,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明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他说,公司积极与众多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包括已有成果和人才,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驾舱、自动驾驶等方向,加快与全球汽车行业同步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