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工所在江苏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暨演讲大赛中获奖

作者:肖心通 时间:2023-01-10

  近日,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南京分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江苏科技工作者“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征文暨演讲大赛结果公布。苏州医工所推荐的多件作品获得征文三等奖,包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传承科学家精神,助推强国复兴梦》《传承时代精神,复兴强国有我》《孤独的追梦者》《追求真理、锐意创新,诚实守信、科技报国》。苏州医工所获优秀组织奖。

 

  获奖作品展示: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光健康中心  冉悦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作为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祖国,建设祖国,坚持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们要急国家之所急,需国家之所需,立足实践,应对挑战,做自立自强的排头兵。钱学森先生当年,在听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决定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6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心中的坚守,成功为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袁隆平先生,以“一定要解决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目标,扎根农田,在漫长的寻稻之旅中,不断攻克难关,终于在1973年,成功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在1975年攻克了“制种关”,使得杂交水稻在1976年得到成功推广,深切的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直至2020年,袁隆平仍在为海水稻的研制和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直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科技难题,坚守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在创建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以实际行动创新争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创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所以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从“0”到“1”的创新,而且在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屠呦呦的青蒿素,都是科技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优秀范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老一辈科学家有“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天壮举,新时代的科学家也有“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强大。”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在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早就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纳入“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始终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征程中创新争先。 

  华为芯片遭遇的极限施压被称为“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没有海思的芯片,不仅华为自身的手机、安防业务会收到影响,就连一众安防巨头的产品都将失去大脑。近几年来,海思研发出的麒麟系列处理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华为手机产品上,性能也在大幅追赶美国高通骁龙系列,并在高端旗舰领域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人民日报评论说:华为遭遇的“极限施压”再一次证明,中国不可能买来一个现代化,只有坚持科技自立,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科技强国任重道远,更需我辈科技工作者负重前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无悔信念。 

  科技工作者最美的样子,就是将自己的青春、热情和智慧融入国家发展需求,急国家之急,应时代所需,以小我星火,聚燎原之势,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国家科技建设,现代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传承科学家精神,助推强国复兴梦 

  医学影像室  张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各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对社会主义中国持敌视态度,加之抗美援朝战争和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西方国家开始集团性地对我国进行军事技术封锁及其物化的武器禁运。美国进行多次针对中国的核战演习,一时间,核讹诈、核战争的阴云密布在新中国的上空。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捍卫祖国的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共中央意识到国防科技落后就会挨打,果断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发展核工业。 

  在国外技术的封锁下,中国核工业不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创新,而是“从零到一”,举步维艰。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彭恒武、郭永怀、邓稼先、何泽慧、黄旭华等等卓越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放弃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和科研条件,怀抱科技救国的初心,临危受命,投身于我国核工业研究,凭借他们的知识水平、技术积累和不懈努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没有任何借鉴材料及研究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短期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用五年时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八个月后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仅用十三年年,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诞生,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和核潜艇的国家,发展速度另人惊诧,这在全世界科技历史上都是奇迹。 

  过去的新中国经济、科技都非常落后,为何核工业的发展却能如此迅速呢?首先,老一辈科学家们有爱国情怀,他们多是从国外学成归来,抱着科技救国的决心,放弃优越的物质及科研条件,隐姓埋名,投身戈壁滩,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守寂寞;其次,他们都有担当,勇于接受国家使命及挑战,国外的技术封锁是彻底的,他们没有任何资料,这项任务是巨大的挑战,他们敢于将挑战变成动力,逼着自己自主研发;三是,他们都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工作计划必须严格按时完成,对实验、数据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所有问题追根刨底;四是从始至终专心做事,他们坚定信念,专心只做一件事,就是研发中国自己的核武器,持之以恒,从不放弃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最后,他们大力协同,高效合作,淡泊名利,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团队。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铸造了大国重器,也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的发言权,没有他们,没有核武器,中国也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和实力,没有我们和平与安稳的幸福生活,没有我们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优越的科研环境及条件。现如今,我国科技工作者数量超1亿,我们接过老一辈科学家手中的接力棒,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及优良传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强国复兴责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光荣使命。 

  强国复兴路犹长,砥砺奋进正当时。今天,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松实现的,我们还有很多困难和风险要去战胜,世界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现如今仍被某些国家恶意技术封锁,利用贸易管制手段,在某些核心技术上被“卡脖子”,历史及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其他安全。因此自主创新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强国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勇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为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作为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让我们行动起来,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强国复兴伟业中,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努力工作。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接过历史的重任,传科技创新之魂,筑科技强国之梦,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传承时代精神,复兴强国有我  

    人事教育处  高珅  

  建党百年赞歌的余音还在耳边回响,二十大的钟声亦即将敲响,值此七一之际,我许下誓言,请党放心,复兴强国有我!  

  七十多年前,一个庞大而又弱小的国家诞生了。庞大,是因为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五万万的人口;弱小,是因为她的身边盘踞着两个超级大国,亦是身处两大集团对峙的前沿。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骨气,让世界终于对中华民族正目!  

  但是,一个更大的阴云却盘梗在党中央领导人的心头。原子弹,这个被麦克阿瑟叫嚣着要扔在战场上的武器,原子弹,这个被赫鲁晓夫盘算着让中国变成核辐射无人区的武器。人有我无,新中国就没有一寸安全的土地。人有我有,新中国才能用核武器来反对核武器。  

  于是两弹一星计划开始了,原子弹研制工程上马了。作为一个绝密计划,科研工作者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长期与亲人隔绝的日子,更是冒着苏联导弹打击试验基地的生命危险。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奔向这个战场!   

  从普渡大学毕业的邓稼先,在物理学界声誉日隆,正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但是听闻新中国正准备研制原子弹,他放弃了学术的研究,毅然投身于原子弹的研制中去。  

  戈壁荒漠,黄沙漫天,物质条件极度艰苦;理论模型,数值分析,只能靠算盘计算;外文书籍,仅有一本,邓稼先便带人边读边译。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变的是两弹一星工作者们的恒心与毅力!鬓已霜,又何妨,且教日月换新天!  

  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破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先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也因此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荼毒。在邓稼先回北京体检时,发现在小便中已然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但邓稼先拒绝了疗养和休假,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因为他也曾许下誓言,复兴强国,定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成功!  

  终于,在罗布泊的第六个年头,中国人自己的争气弹引爆成功!从此新中国终于有底气向霸权说不,可以用自己的核武器来反对美国、苏联的核讹诈!  

  完成原子弹的工作,邓稼先又继续投身于祖国的核国防事业。然而受到核辐射的影响,邓稼先于1985年先后做了三次结肠癌手术,在病床上他仍坚持工作,直至溘然长逝。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短短八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两弹一星元勋的丹心足以彪炳汗青!  

  两弹一星精神,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它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它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它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个人生死荣辱何足道,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一丝一毫才重于泰山!  

  两弹一星的故事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但是它却又离我近在咫尺。我的爷爷奶奶也是千千万万的两弹一星工作者之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在甘肃核试验基地工作过数年,我父亲的童年就如同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们》中诗的篇章一样。虽然,他们的故事不像邓稼先、钱三强那样的波澜壮阔,但亦是舍弃了江南水乡的温婉,来到了大漠风沙的甘肃,在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的巨浪中,翻涌出的晶莹水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两弹一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褪色,现如今更是要将它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美贸易战、美日印澳联盟、俄乌战争,我们的周边国际形势在恶化;节节攀升的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输入着通货膨胀;反反复复的疫情,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遭受着威胁。  

  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知被国外医学影像设备卡脖子之痛。CT、核磁共振等都被垄断在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外厂家手中,进口价格不仅昂贵,还对尖端设备禁卖。更高端的产品已经在国外市场开枝散叶,但在中国,依旧只有老旧的型号在售卖,不攫取巨额的利润他们不会放手。中国14亿人民的医疗诊断便要仰人鼻息,大众的健康诊疗水平得不到保障!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一论断,也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国家有需要,我们便奔向哪里,党有号召,我们便为之奋斗!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个领域,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器械,做出比肩国外最强水平的高端医疗器械,做出普惠万众的价美医疗器械!  

  是时候了,传承起两弹一星的精神,接过父辈们手中的旗帜,我许下誓言,请党放心,复兴强国有我!  

 

    孤独的追梦者  

   医用光学室  缪新  

  梦,虚幻却又若隐若现,似迷雾中的一盏微灯,时而光影浮现,时而倏然幻灭。都说梦是不着边际的,是荒诞的,但科学梦,却那么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梦想是美好的,但追梦的路注定是孤独而寂寞的。我没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广阔胸襟,没有钱学森“弃洋归国”的豪情万丈,有的只是毅然决然背起书囊,默默踏上这条追梦路的勇气和决心,那是2015年的春天。  

  怀着满腔科研热情,梦想着硕果累累的成绩,却不知那是痴人说梦。科研的道路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和平坦,跨专业从事显微光学的工作,一开始到处碰壁,不知道什么是共聚焦,不知道什么是超分辨成像,不知道什么是激发荧光、照明光路、探测模块……知道的只是凹透镜发散、凸透镜聚焦原理,这样的基础能做科研么?“可以!”老师鼓励我勇敢突破自我,刻苦钻研,并言传身教的传输光学理论知识,动手搭建系统实验光路,告诫我“追梦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忍受得了寂寞的人终会攀上顶峰”,一个个字是那么铿锵有力,砸在我的心头。  

  慢慢的,我学会了自己推导光学公式,搭建共聚焦系统光路,撰写了第一篇实验报告,我依然记得老师赞许的目光,那是一种肯定,更是一股无形的动力,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科研的成就感,再多的挑灯夜战、不分昼夜的学习都是那么值得。  

  直到那一次,领导来参观实验室,老师满心欢喜的讲解我们的科研成果和原理样机,并要求我现场演示,却不知为何临时出了故障,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气氛异常尴尬,仿佛空气都凝固了,那种愧疚感和灼烧感让我和老师无地自容,领导转身离去的瞬间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老师也严厉的批评我准备工作不到位,之前得意洋洋的那股劲骤然消失了,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要想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必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绝对不能因一点成绩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从那一刻起,我始终提醒自己怀抱严谨的科研态度,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鞭策和警示自己。记得有一次,老师拿来一些微纳级材料想在反射式共聚焦系统下观测其微观形貌及表面结构特征,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便怀疑我搭建的实验系统存在问题,我坚持认为是样品问题,我的这份“自大”让老师很生气,那一晚我对实验系统参数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最终得出了样品最小刻度偏大的结论,当我把这份报告拿给老师时,那个点头对我是如此重要,更是信心的极大鼓励。同年,我发表了一作专利7篇,其中5篇是发明专利,并成功研发了皮肤CT样机,实现了成果转化。  

  这一切的成绩是对我正在走着的这条路的莫大肯定,这个若隐若现的梦值得我去追。  

  当然,追梦的道路有时让人充满成就感,有时也让人心生畏惧。今年上半年,在实验系统中验证新的成像方法时始终得不到较好的图像,糟糕的信噪比让研究陷入了困境,无数次实验系统的重新搭建,软件参数的优化,光机精确装调都无法令人满意,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望而归,一次次加班加点的无功而返,把我的意志力和信心摧残的体无完肤,项目验收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真正感受到了科研的可怕和绝望,那一刻,我真的想退缩了,想放弃了,我极度的自我怀疑。我向老师倾诉了这种极端的情绪,并一度提出放弃的结论,我认输了……“科研的道路要是一帆风顺,那人人都能当科学家,一切成绩就显得不堪一提”老师不紧不慢的道出,“耐得住寂寞和孤独,顶得住失败和反复,成功就触手可及了”。走出办公室,我努力平复了内心低沉的情绪,又钻进了实验室,近3个月的摸索,我终于发现了反射共聚焦的散斑问题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更换了光源降低了相干长度,问题迎刃而解了,那一刻我在实验室的欣喜若狂只有自己最能体会,我深刻的懂得了追梦道路的艰难曲折。  

  科学研究就像一座布满荆棘的大森林,无数渺小的书童背着书囊,怀揣最初的科学梦想,艰难而孤独的走在寻梦的道路上,时而迷路,时而反复,时而遇见树叶透射的阳光,时而淋落湿冷豆大的雨珠,时而迷雾重重,时而布满生机,但远处的那一缕微光永远不曾湮灭,那就是书童们的梦,也是这片大森林的尽头……  

 

  追求真理、锐意创新,诚实守信、科技报国 

  国科医工集团  李铭媛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对于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现代科技工作者们始终肩负着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公众中普及科学技术的重任,“追求真理、锐意创新,诚实守信、科技报国”这十二字箴言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时刻恪守的誓言。 

  一、科技工作者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对科学研究来说,求真务实是其本身内在的含义。科学研究是一项揭示本质、把握规律、创新知识的活动,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现实世界,而不要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必须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实,而不要把幻想的联系强加给现实。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是暴露于表面的,而是隐含在复杂的现象之中的,因而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经过大量的调查并将调查得来的材料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透过偶然把握必然,使认识到达真理的彼岸。真理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即使是真理性的认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这里,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是不行的。“求真务实”还蕴含着一种心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态:不为名利、地位、荣誉等浮夸的东西所动。热爱的不是名誉而是科学本身,追求的不是利益而是真理和知识。 

  二、科技工作者应以锐意创新为丰富自己内在的动力 

  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决定了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决定了科技工作者能有什么样的胸怀,有什么样的科学目标和人生追求,能够致力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成就。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就是学术研究的规矩。创新离不开严谨的态度和艰苦的劳动,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以此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出精品、出力作,推动科学繁荣和发展。 

  三、科技工作者应以诚实守信为科研的基础 

  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子曰:民无信不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诚实守信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并身体力行,为科技工作者们指明了方向。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最终都是要栽跟头的。 

  四、科学工作者应以科技报国为荣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正是出于对自己对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中华各民族才能够求同存异,维护整体,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对于一名科技工作者而言,爱国主义更是散发着时代的光彩。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和根本环节。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为国分忧,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多做创新成果,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同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我国老一代科学家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和表率作用。解放初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的物质条件还很落后,但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毅然返回祖国,满腔热忱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将全部才智和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与崇高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前人的高尚节操,回报社会,是新一代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科技工作者们要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为科技工作者神圣的职责。高举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旗帜,针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切实攻克这些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下载: